为积极响应国家和部、省、市有关决策部署,落细落实“防输入、防反弹、防突发、防松懈”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工作,保障教职工健康和校园安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教职工防护操作指南。
一、返校前准备工作
1.认真阅读学校返校复工通知,确保自身符合返校条件。不符合返校条件的一律暂不返校。
2.下载“闽政通”APP申领“八闽健康码”。
3.做好返校信息申报。教职工在返校前,应向所属单位报告返校行程安排,完成相关信息填报。
4.做好必要防疫物资准备
返校前,请教职工自行配备个人所需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包括足量口罩、体温计(用于日常体温检测)、手消毒剂、消毒湿巾、肥皂等。
二、返校途中防护
1.返校前要先进行体温测量,如有出现发热(体温≥37.3℃)症状,及时就医,暂取消返校计划,第一时间向所属单位报告。
2.及时关注交通信息,合理安排行程,尽量错峰出行。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佩戴口罩,携带消毒湿巾或免洗消毒液备用,尽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避免直接用手触碰把手、扶手等公共用品,注意咳嗽礼仪。
4.建议自备清洁袋以处理个人杂物及垃圾,不随地吐痰,自觉维护周边整洁卫生。
三、到校后科学防控
1.服从校园管理
(1)入校管理
开学后校园只开放中门。敬贤校门保持开放,但仅限敬贤小区教职工和家属通行。居住敬贤小区的教职工可通过设于嘉庚大道上的临时道闸到办公区。所有教职工入校须接受“一测、二核、三查”,即体温检测,出示教工卡(或职工通行证或临时出入证)核验身份,并出示“八闽健康码”。入校管理规定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2)食堂供餐安排:食堂采取堂食与打包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师生自备餐具打包,倡导节约。供餐安排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3)通勤交通安排:往返厦门、漳州通勤交通恢复,乘坐通勤交通时要求教职工全程佩戴口罩,并配合“一测、二核、三查”,具体方案详见学校通知。
(4)继续做好健康申报。每日按时完成线上健康登记,如实申报相关信息。
(5)到校上班需签署《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教职工返校承诺书》,已签署过承诺书的教职工无需重复提交。
2.线下教学应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3.加强个人防护
(1)授课教师在校园内可不佩戴口罩,但应当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2)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
(3)勤洗手,认真洗手,不与他人握手,接触他人或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
(4)在公共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避免与他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尽量线上沟通,减少开会。
(5)办公位、电话机、手机等,建议自备消毒用品,定期消毒。
(6)不聚餐,鼓励自备餐具打包,倡导节约。
(7)教室、办公室等人员聚集场所开窗通风。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天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流通及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新整洁。
四、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流程
教职工应认真学习熟悉以下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流程,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疫情事件造成的影响:
1.入校突发异常情况
教职工入校体温检测高于37.3℃,请各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发热者:第一时间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原地待命。在拿到水银体温计自测体温后,如连续两次以上体温异常,请拨打校区医务室电话(0596-6288120)配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医务室医生的建议,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自行前往开发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校门口安保人员:阻止发热者入校,将发热现场密切接触者(如有)归拢引导至相应的临时等候区。核实发热者和密切接触者信息后,拨打保卫部值班电话(0596-6288111)报告相关情况。并暂时对临时等候区进行封锁隔离。
保卫部接警人员:在接到门卫报告后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易强,18850295780)报告,同时通知发热者所属单位。
发热现场密切接触者:配合前往临时等候区待命,等待医院的初诊结果。
2.教室内突发异常情况
线下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出现发热情况,请各方按照以下步骤
(1)情况一:发热者为教师
发热者:应立即暂停教学活动,第一时间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同时维持教室内学生秩序,联系教育技术值班室,跟随后续到场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前往临时观察区。在临时观察区拿到水银体温计后,自测体温两次以上,并将结果告知后续到场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等待下一步处置。
发热现场密切接触者:不得私自离开现场,需原地待命,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处置。
教育技术值班室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通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发热者所在单位。引导发热者前往临时观察区。
(2)情况二:发热者为学生
发热者:应立即向任课教师报告,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跟随后续到场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前往临时观察区。在临时观察区拿到水银体温计后,自测体温两次以上,并将结果告知后续到场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等待下一步处置。
教师:维持教室内学生秩序,联系教育技术值班室。
发热现场密切接触者:不得私自离开现场,需原地待命,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处置。
教育技术值班室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通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发热者所在单位。引导发热者前往临时观察区。
线下教学活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流程图
3.办公区域突发异常情况
(1)各教学单位办公区域出现发热情况,请各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发热者:第一时间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原地待命。在拿到水银体温计自测体温后,如连续两次以上体温异常,请拨打校区医务室电话(0596-6288120)配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医务室医生的建议,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自行前往开发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教师或行政人员:联系所在单位办公室工作人员(如需水银体温计,可请所在单位办公室提供)。
发热现场密切接触者:需原地待命,等待医院的初诊结果。
各教学单位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无接触递送水银体温计(如需),并及时通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本单位主管。
各教学单位主管:安排专人全程跟踪事态发展,及时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本人汇报情况。
(2)行政部门办公区域出现发热情况,请各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发热者:第一时间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原地待命。在拿到水银体温计自测体温后,如连续两次以上体温异常,请拨打校区医务室电话(0596-6288120)配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医务室医生的建议,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自行前往开发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其他行政人员:立即向所在单位主管报告。
发热现场密切接触者:需原地待命,等待医院的初诊结果。
行政部门主管: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通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全程跟踪事态发展,及时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本人汇报情况。
4.在校内周转房/敬贤教师公寓居住异常情况
教职工在校内周转房/敬贤教师公寓居住时出现发热情况,请各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发热者:第一时间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并及时向所在单位主管报告。自测体温后,如连续两次以上体温异常,请拨打校区医务室电话(0596-6288120)配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医务室医生的建议,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自行前往或家人陪同前往开发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发热现场密切接触者:需原地待命,等待医院的初诊结果。
主管: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通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全程跟踪事态发展,及时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本人汇报情况。